新闻动态

姑苏再聚论肿瘤,学术赋能拓新程

第二届姑苏肿瘤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7


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二届姑苏肿瘤论坛在苏州举办。本次论坛由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教育部癌症整合组学前沿科学中心、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苏州精准肿瘤分子病理研究院、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西湖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哈佛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大连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大学及附属医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担任大会主席。与会者围绕肿瘤研究的前沿热点、关键技术与临床转化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推动肿瘤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与跨界合作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第二届姑苏肿瘤论坛与会者合照

10月31日上午,在开幕式中,詹启敏院士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他回顾了苏州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新貌,并介绍了主办方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的基本情况。


第二届姑苏肿瘤论坛开幕式

詹启敏院士指出,面对全球肿瘤防治的严峻挑战,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多学科交叉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正致力于整合优势资源,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力求在肿瘤研究领域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加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他期望本次论坛能成为思想碰撞的熔炉与学术共识的摇篮,激励所有同道以科学的严谨、创新的勇气和合作的精神,在坚持创生的征途上砥砺前行,为破解肿瘤防治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詹启敏致欢迎辞

随后,论坛进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环节。在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张宁教授主持的首场学术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峰颖讲席教授董晨围绕癌症中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的调控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王存玉讨论了肿瘤干细胞的免疫逃逸;Cancer Cell主编Steve Mao在报告中展望了癌症研究与临床肿瘤学的未来;哈佛大学BWH病理系肖晟教授以一个病理医生的视角,对从疾病中发现蛋白质功能进行了介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主任医师介绍了胃癌诊治的中国贡献。

10月31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张宏权教授主持环节中,张宁教授带来题为混合型肝癌精准诊疗探索的报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力元主任医师阐述了布拉格治疗理念与研究进展;大连医科大学汪洋教授深入探讨了RNA可变剪接与肿瘤相关研究;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围绕空间分辨多组学测序解析肿瘤组织微环境进行了研讨;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周哲敏教授以微生物组治疗的精准化探索为主题带来精彩报告。

随后,在大连医科大学邵淑娟教授主持环节中,张宏权教授分享了FERM家族蛋白调控乳腺癌的转移和耐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蒋敬庭主任医师就融合虫草素的多模态肿瘤治疗策略的构建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谢正伟教授介绍了基于AI的药效预测和靶点发现及其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主任医师分享了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探索。

11月1日上午,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姬峻芳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教授马丁就妇科肿瘤诊疗过程中生育力保护的考量展开精彩分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杰研究员介绍了FAK/SFKs信号轴介导食管鳞癌进展的机制及转化研究;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易真教授阐述了利用多组学方法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北京大学医学部赵颖教授深入剖析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胰腺癌中的作用。

接下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嫣副研究员主持环节中,姬峻芳教授讨论了肝脏组织特异基因在肝癌肿瘤异质性中的作用;苏州医学院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徐鹏教授围绕RBM5通过非经典转录调控机制维持白血病干细胞池的主题进行了分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钱海利研究员带来基于临床线索的肿瘤耐药机制研究的精彩报告。

11月1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蓉研究员主持环节中,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吴华教授分享了结直肠癌发生和演进的机制及其干预的最新研究进展;大连医科大学刘雪锋教授探讨了长链非编码RNA FULN-N通过调控细胞外囊泡通讯与铁死亡抵抗促进食管鳞癌转移的内在机制;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赵连梅研究员作题为TRIM21通过促进ID1的K11泛素化诱导铜死亡抑制食管鳞癌进展的学术报告。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清楠副研究员主持环节中,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徐鉴城副研究员介绍了SLP2琥珀酰修饰调控线粒体自噬驱动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耐药相关的研究成果;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石鹏副教授探讨了受限性细胞迁移与肿瘤转移机制;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祁旸凡副教授讨论了通过靶向RBP诱导细胞衰老增敏肝癌的溶衰治疗。

在研讨交流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报告呈现的前沿学术成果展开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与探索,现场思想交流氛围活跃。

在闭幕式中,詹启敏院士对所有参与的专家学者、学生及筹备者表示感谢。他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水平与交流成效,认为论坛不仅展示了众多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基础、临床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桥梁,为推动肿瘤学领域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他表示,期待未来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持续为肿瘤防治事业的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论坛议程紧凑、内容丰富,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行业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前沿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在肿瘤研究领域持续深耕,为攻克肿瘤这一全球性健康难题不懈努力。